第一百零八章 儒家诗会(十)-《这个王爷来自地球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冯明先生的一开口一下子堵住了汪江洋和沈富文两人的话,两人只好把挂在嘴边的话咽了回去。

    冯明先生向皇甫长允问道:“公子允可有诗作?”

    这场诗会比斗皇甫长允也在认真的听,他前世是个理科生,但是两世加起来读了二十多年的古诗,他当然也很喜欢诗词,所以也会不自觉的品了品这些才子的诗作。

    至于要作一首诗出来,他心中思考了一下最后作出来的诗一般般,就不要拿出来献丑了。

    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当然不会随随便便就拿前世的诗出来装13。

    他知道的诗就这么多,用一首也就少了一首。

    他还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,现在谈诗这种需要境界很高的东西还为时过早。

    他要是胡乱剽窃前世的好诗只会浪费掉这些好诗。

    比如他作一首前世的好诗出来。

    锄禾日当午

    汗滴禾下土

    谁知盘中餐

    粒粒皆辛苦

    这首是一首好诗,但是一个刚刚出宫的小公子,能知道什么是劳作的辛苦?

    更别说什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了。

    这诗句让人看来只是在无病呻吟。

    诗的意境需要和诗人的身份相符合,这样作出来的才算是好诗。

    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,这诗句要是一个辛苦劳作的老农作出来能是好诗吗?

    这当然也不算是一首好诗。

    别人只会认为你这个老农是在对生活怨天尤人的抱怨罢了。

    然而这诗要是一个历尽沧桑的文豪写出来,这首诗立马就得到了升华,这就是诗人对劳苦大众的怜悯,体现的是诗人的情怀,这样‘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’就成了上好的诗句流传开来。

    由此可见诗不单单只是几句诗句而已,诗承载的东西有太多太多了。

    这是好诗能流传百世的原因,这也是很难作出好诗的原因。

    皇甫长允没有想要出来作诗,但是冯明先生还是点名找上了他。

    皇甫长允不假思索的回答道:“学生并没有好的诗作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