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盖因渤海国的地理位置实在太好了。 北面的皮货、药材生意,要经过渤海中转,南面倭国的奴隶贸易也要在渤海国转一圈,然后进入辽东、河北…… 加上渤海国的黑土地肥的冒油,这样的地区想不发达都难。 汉夏两国的汉人人口也全都超过了百万,曾今遍地的帐篷已经消失不见,取而代之的是亭台楼阁,秦风建筑充斥整个中亚。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,汉夏两国都成为中亚的庞然大物。 夏国偏草原血统一些,杨毅身体中一半的羌人血统,吸引了大量羌人、草原部落的投奔,到了天治十三年的时候,国中上马控弦之士多达二十余万,有精骑三万七千人,号“黑槊龙骧军”,战力极其强大,曾经一万三千骑兵奔袭三千里,一战灭五万斯拉夫蛮军,震动整个中亚和西方。 夏王杨毅的名字也传扬至整个西方,被成为怒狮王。 汉王杨旻则偏重于文治。 河中在他的治理下,成为整个中亚,乃至整个西地最繁华的地区。 汉国文化发达,包容性强,成为各国学者、教徒、商贾心目中的圣地,在汉国的影响下,汉言成了上层权贵们的时尚,不会说汉言,则会被嘲讽为土包子。 在汉国兴起的饮茶、评书、戏曲之风,也风靡萨珊、罗马的高层。 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冒险者进入汉国,试图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。 不过难倒他们的却是大秦户籍。 中亚流传出一句谚语:即便一个乞丐获得了大秦的户籍,也能在其他国家获得国王般的待遇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