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二十章 无畏城-《顽贼》
第(2/3)页
额璘臣非常配合,真就一路撵着巴达礼往东北跑,一直跑过了嫩江,跑到了无畏城下。
事实上也不是额璘臣想配合,他跑出去三百里就想调头扎进兴安岭,找刘承宗复命去。
他是大贵族,整个鄂尔多斯的领主,这次出征没带多少直辖部队,整个鄂尔多斯就出动了两千多人,分散在兄弟子侄萨囊、索诺木、色棱、善丹、小札木素等贵族麾下。
科尔沁草原上的牧地,是左翼在南、右翼在北。
他们从辽泽向北追逐巴达礼,还没跑出左翼的牧地,身边除萨囊台吉之外的贵族就都领兵劫掠跑没了。
兵都散没了,他还跑什么劲儿啊?
奈何他身边最忠诚的封臣,也是同辈兄弟萨囊台吉,那是真有胆量。
人家劝他,说领主贵为济农,率众出兵,如今兵马四散却擅自返回,恐怕会被契丹汗治罪,倒不如为兵将吸引八旗,一路追赶科尔沁主力向北。
萨囊台吉是额璘臣的智囊,额璘臣迷迷糊糊的就听从了他的建议,当场决定继续领军追逐。
他光明正大的说了那样伟岸的话,才在私下里告诉额璘臣:“在草原上向西撤退不安全,我认识路,我们可以一路追赶敌军到他们的老巢,到时候即便不能立功,也能从兴安岭走车臣汗的牧地回漠南。”
其实就是萨囊觉得,他们已经错过回撤的最佳时机,调头撤退不仅可能被科尔沁的部队打倒番,还会迎头撞上八旗军。
如此一来,还不如一直追下去,至少这样是安全的,屁股后面的八旗军,也会分散兵力,追击那些途中撤退的军队。
这样逃跑的部队,会认为额璘臣在为大家吸引敌军;而追随自己的士兵,也会认为额璘臣是英雄。
兴许下次出战,那些漠南的万户就能真的听从额璘臣的号令了呢?
不得不说,萨囊台吉的能力确实很强。
萨囊出征时,仅率自己乌审、别速锡两部四百多人,就连袭击八旗的火炮运输队,都要靠额璘臣另拨五百骑,才凑到九百骑兵。
但是在北逐科尔沁的路上,鄂尔多斯诸多贵族,只有萨囊能凭威望约束部众并马,甚至连战连捷,兵力较出征时还有所增加。
其他贵族在劫掠中跑丢的骑兵,也更愿意被萨囊台吉收拢,暂归其统帅之下。
因为萨囊洪台吉有彻辰的尊号。
纵观整个蒙古历史,仅有数人得到彻辰尊号。
忽必烈、满都海、俺答汗、布延车臣汗、林丹汗、硕垒汗,以及切尽黄台吉。
这里面只有切尽是以封臣的身份,得到这样的尊号,并让人将这样的尊号交给只有十岁的萨囊。
这固然是有切尽为六万户中首行佛教之人的原因,另一方面也在于其功绩无人能比。
其远征卫拉特,攻掠土尔扈特;远征哈萨克,凯旋途中于杭爱山之南收降八千辉特、哈密北山收服巴图特部,遣二子带兵于唐努乌梁海收服绰罗斯,救喀尔喀摆脱卫拉特的控制,并令主君俺答汗成为半个卫拉特的主人。
这一尊号,在草原上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。
那些从漠北被三汗分到漠南,接受大汗调派,追随名叫厨子或弓箭手的万户出兵进入科尔沁——一片从未踏足的草原。
劫掠中,士兵只是下马割一块牛腿肉,塞进皮囊放在马鞍子底下,一抬头自己的队伍已经跑没影儿了。
所幸,在一片惊惧迷茫中看见了路过的友军,随即临时被收拢,打算找机会再打听厨子跑到哪儿了,到时候再归队。
一打听,这支友军的首领居然有彻辰封号,还是洪台吉。
好家伙,聪明贤明的皇太子!
明显在战争中存活的几率比他妈跟着厨子大了一万多倍啊!
结果厨子抢得盆满钵满,士兵一人抢了两三匹马,马背上捆着婆姨、怀里抱着羊羔子,被八旗兵撵回兴安岭找大汗复命领赏了。
他们的聪明皇太子却一路直捣黄龙,撵到了一千二百里外的无畏城,来了个孤军深入。
就无畏城这地方,靠近齐齐哈尔,古代属于室韦都督府,九姓鞑靼的老祖先西迁前就生活在这个地方。
回老家了属于是。
科尔沁的领主巴达礼在无畏城里牙都快咬碎了,他是真打不过额璘臣这帮疯子啊!
在辽泽边上,是巴达礼兵力最雄厚的时候,但额璘臣的骑兵更多,交锋几次,都没能野战取胜,反倒损兵折将。
第(2/3)页